交通部科教司于2002年1月下達的科技課題《吉林省舊瀝青混合料再生應用綜合技術研究》,由省公路管理局、省交通科學研究所、哈工大共同承擔,于2005年9月20日通過鑒定。
□名詞注解
瀝青路面的再生利用,是將舊瀝青路面經過翻挖、回收、破碎、篩分后,與再生劑、新瀝青材料、新集料等按一定比例重新拌和混合料,能夠滿足一定的路用性能并重新鋪筑路面的一套工藝技術。
□研發背景
隨著我國瀝青路面高等級公路的發展,特別是許多高等級路面已經或即將進入維修改建期,大量的翻挖、銑刨瀝青混合料被廢棄,一方面造成環境污染,另一方面對于我國這樣優質瀝青極為匱乏的國家來說是一種資源的浪費,而且大量使用新石料、開采石礦會導致森林植被減少、水土流失等嚴重的生態破壞。
據統計,我囯每年有幾十萬到幾百萬立方米的路面需銑刨,產生幾萬到幾十萬廢舊瀝青混合料。
□主要研究內容
調查并系統總結了舊瀝青路面再生的研究與應用情況;對于舊瀝青混合料性能進行試驗分析;對于不同舊料摻配比例進行了試驗研究;對于瀝青再生劑進行了研究。
課題組2002年國道302線白城地區段鋪筑了200米試驗路,對于在施工中舊料摻配比例、摻配方式、施工溫度進行了探索,經過多次觀測,該試驗路段未出現明顯病害,運行狀況良好。2003年9月、2004年8月兩次在長伊公路進行了路面補強改善、不同舊料摻配比例等試驗項目,效果較好。
□效益分析
經濟效益。舊瀝青廢棄量每年達220萬噸,如加以利用,每年可節省材料費3.5億元,以每年15%的速度增長,10年后,瀝青路面的大、中修產生的舊瀝青混合料將達到1000萬噸,屆時通過再生利用每年可節約材料費15億元。
社會效益。再利用對促進經濟增長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實現資源優化配置和提高社會效益都具有重要意義。且瀝青再生利用可降低對棄置場所及周邊環境的污染,減少石料開采,有效保護林地,維護自然景觀和生態環境,達成經濟、生態、社會三方面協調統一。
□創新點
舊瀝青混合料可直接用于二級以下公路的上面層和下面層;現有工藝下,舊瀝青混合料的最佳摻配比例在25%以內較合適;開發了瀝青再生劑。
科技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