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中國市政工程協會在北京召開“中國市政工程協會綜合管廊建設及地下空間利用專業委員會成立大會”。中國市政工程協會徐硯秋副會長、中國建筑股份有限公司葉浩文副總工程師,中國工程院錢七虎院士、肖緒文院士、王復明院士等領導、專家出席會議。來自全國市政工程建設行業規劃設計、施工建設、科研院校、裝備制造、投資咨詢、設備產品、互聯網公司等企事業單位代表,以及政府有關部門、新聞媒體來賓共900多人參加會議。
專委會成立大會上,中國市政工程協會徐硯秋副會長發表講話,對新成立的專委會提出要求。他指出,成立專委會是協會進一步完善組織體系、拓展服務功能、創新服務模式,滿足會員企業需求,不斷促進市政工程建設企業轉型升級、企業間深度融合的重要舉措;對于推進市政工程建設企業積極做好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綜合管廊建設與地下空間利用產業化發展將發揮重要作用。第一,要充分發揮橋梁紐帶作用。依托專委會這個產業鏈上下游企業間交流合作平臺,廣泛聯系行業的各企業、科研、院校、事業單位,特別是在更大范圍吸納央企、地方國企、中小企業和民營企業,壯大專委會隊伍。同時,有組織的、有針對性地開展專題調研、主題論壇和技術交流,傾聽他們的呼聲,集中他們的智慧,及時向政府反映行業發展的意見、建議和需求。還要向從業的企事業單位宣貫國家的方針政策、管理措施和要求,協助政府完善行業規劃和產業政策。第二,要充分發揮專家智庫作用。綜合管廊建設與地下空間利用涉及多學科、多專業、多領域,當前面臨許多基礎理論空白、關鍵技術難題、管理體制壁壘等瓶頸問題。專委會、專家委員會,集中了行業各領域的專業技術人才,要發揮獨特的智力資源優勢,廣泛開展調查研究、科技成果交流和關鍵技術攻關,以及對新技術、新工藝、新產品的推廣應用,促進行業科技進步,并為國家制定政策和決策提供技術支撐和咨詢服務。第三,充分發揮行業自律作用。綜合管廊建設與地下空間利用,是城市的生命線,不僅是技術密集型工程,更是重大的民生工程。專委會要按照國家行業信用體系建設和培育“工匠精神”的總體要求,通過制定和實施行規行約,實現企業自我約束,倡導企業誠信自律和更大的社會責任擔當。通過對綜合管廊建設與地下空間利用國家、行業,以及團體標準規范的參與制訂,對專委會技術體系的健全完善,為推動綜合管廊建設與地下空間利用的智慧化、智能化、產業化發展做出新的貢獻。
在國家新型城鎮化建設、轉變城市發展方式、推動城市管理現代化等重大戰略部署推動下,全國各地展開了較大規模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建設,并逐步形成規范化、產業化發展之際,中國市政工程協會綜合管廊建設與地下空間利用專業委員會(以下簡稱專委會)正式成立,對于更好地適應國家對社團組織賦予的新任務、行業發展的新形勢,提升協會專業化服務實力具有重要意義。